战争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且难以预料的事务,常常充满了无法掌控的风险。轻敌冒进一向是兵家忌讳,然而当大陆媒体和舆论以一种几乎一致的态度调侃台军的“汉光41号演习”时,这种轻敌的认知正在悄然蔓延。如果某一天,两岸局势升温,直接走向军事冲突,而如果进程中出现了正常的波动或不可预见的变化,过去对台军演习的种种讽刺可能使大陆社会对这种波动难以容忍,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危机,埋下深远的隐患。
“城镇作战”的理性选择
台湾当局的“汉光41号”年度军演于7月9日至18日举行,演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月的“图上兵推”,第二阶段是4月的“计算机辅助指挥所演习”,而第三阶段则是7月进行的“实兵演练”。这一系列的演习目的明确,一方面是在面对大陆强大军力的现实压力下,台军不得不承认自己难以阻挡大规模登陆的现实,另一方面,演习安排的十天时间则被视为台湾当局认为美军可能赶来增援所需的时间。尽管台当局寄望于美军的支持,但美军是否真的会出手救援,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
展开剩余69%台军或故意让人看笑话
这次“汉光演习”充斥着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不仅引发大陆网友的广泛嘲讽,还有一些演练科目遭到强烈批评。例如,将地铁当作战时设施进行演练,而地铁在和平时期往往是民众躲避战火的庇护所,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却成了潜在的军事目标。这一做法显然忽略了战时的现实状况,既可能造成民众的恐慌,也可能给演习本身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然而,任何军队的演习不仅仅是为了战备演练,更有外宣的目的。那些真正能有效应对战场的科目通常不会对外公开,留给外界看的“笑话”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滑稽的场景麻痹对方,让对手放松警惕。台军通过媒体不断曝光这些“尴尬”的演练内容,实际上可能在进行一种战略上的“兵不厌诈”,甚至让大陆舆论产生轻敌的心理。大陆的“九万里”微信公众号于7月18日发布了一篇长文,对台军演习进行了极尽讽刺之词,堪称嘲讽之大成。而这种“胜利思维”的讽刺恰好可能正合台军的心意。即使大陆军方并不轻易上当,但这种舆论的蔓延一旦深入到民众的潜意识中,极可能影响大陆未来面对两岸冲突时的决策。
赖清德的平民装
“汉光41号”演习同样反映了台军在战术与战略上的不断进步,演习检验了各种武器装备的协同作战能力。但正如大陆的军演一样,台军真正用于实战的招数并不会轻易暴露给外界,反而可能故意让人看到一些“笑话”,这无疑是为麻痹敌人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本次演习的另一大特色是,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穿着作训服视察,而是穿着西装现身。相比于上一次蔡英文亲自穿上迷彩服视察演习,赖清德的做法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此举有着深层的政治含义:首先,台军所进行的那些实战科目并未向媒体开放,意味着台军对媒体的“公开演练”可能有意识地选择展示一些“轻松”的内容。其次,赖清德穿西装而非作训服,实际上是在告诉外界此次演习更多的是一次例行公事,具有象征性质,并非为了挑衅大陆。从这一点来看,台军并未在演习中对大陆方向发射导弹或进行炮击,而是聚焦在防范敌军登陆后的城镇作战。这既是台军在现实条件下的务实选择,也体现了台湾当局希望避免过度刺激大陆,以此保留两岸未来交流的余地。
台军的演习并非单纯的“笑话”,其中所传递的复杂信息需要大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台军目前的综合军力排名全球第16,远超一些南海问题频频挑事的国家,如菲律宾。更为重要的是,台军所面临的大陆并未经历过实战已久,四十年未曾打过一场战争。而台军是否会在冲突中使用生物武器或化学武器,也依旧是一个无法预见的变数。
发布于: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