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展现了难得的坚定立场,面对特朗普发出的关于金砖国家不许进行“去美元化”的威胁,莫迪政府首当其冲,首先动摇了军心,选择支持美国。然而,当美国和北约同步发出制裁的威胁,要求印度不得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时,新德里的态度却变得坚决,强硬地警告北约,若是继续过分干预,印度可能会与中俄紧密合作,共同对抗美国。
此事件的根源与俄乌冲突有关,由于和谈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感到异常愤怒,采取威逼的方式向普京施加压力,威胁称,若50天内无法达成和平协议,俄罗斯将会面临“二级制裁”,而中印若再购买俄石油则需缴纳100%的税款。随即,北约秘书长吕特出面,像复读机一样响应特朗普,向中印发出制裁警告,并呼吁它们施压普京。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的反应并未令人意外,继续反对美国和北约的长臂管辖,而印度则打破了以往的软弱姿态,第一次壮胆对美国和北约说了“不”。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印度政府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
展开剩余63%据印度媒体报道,近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有力反击了北约的立场,警告吕特不要采取“双重标准”,重申印度是否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内政问题,将根据市场供应和全球现实作出决定。为了让北约明白立场,印度甚至提到了中国,暗示有可能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传递出如果受到严重逼迫,印度不排除选择与中俄携手,共同抵御美西方的威胁,不会屈服于所谓的制裁。
那么,是什么促使印度态度骤变,仿佛是换了一个人?根本原因在于莫迪政府无法容忍北约的双标行为,对这一做法感到非常不满,同时这场事件涉及的利益错综复杂,若是印度妥协,其损失将不可小觑。
首先,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虽然美欧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了制裁,但实际上这些制裁大多流于形式,背后大家心知肚明地继续进行贸易。在这一轮博弈中,印度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俄罗斯石油因为制裁的原因,价格大幅下滑,印度以极低的成本购买到大量俄罗斯石油,随后又以高价转售给欧洲,简直是从俄欧之间“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及北约此时试图切断印度的财路,尝到甜头的印度又怎能轻易妥协?其次,这场争斗关乎莫迪执政的稳定性,因此印度政府很难轻易屈服。尽管莫迪在去年成功连任,但他的政党失去了多数席位,意味着只要稍有失误,就可能遭到国大党的猛烈攻击。实际上,莫迪政府当前的形势并不好,国大党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强烈抨击让人压力山大,若是因为北约的威胁而急于中断俄罗斯石油进口,那无疑是自掘坟墓。
第三,如果莫迪真正为了迎合美西方而拒绝俄罗斯石油,那么俄印关系将会遭到严重破坏。考虑到美印即将在国防领域签署长达十年的框架协议,普京政府已经表示出不满,若莫迪在美俄之间选择美国,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点他心中自会明了。此外,美印之间的关税战已在持续,莫迪政府不可能轻易降低自身的谈判筹码,威胁恢复中俄印三边机制实际上明确了印度的立场。美国这样的举动不仅是错误的棋子,反而将印度推向了与俄罗斯更为紧密的关系。
发布于: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